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二十九章 心似水難量

關燈
第二十九章 心似水難量

樂安城下金龍大帳之內,朱瞻基坐在龍案之後,對著一封書信喜出望外,他沖著侍立在側的諸臣說道:“王謹真是好樣的。只身潛入濟南,在漢王親信的眼皮子底下把朕的密旨送到了布政使的手上,如今布政使先發置人,控制了手握重兵又意圖與漢王裏應外合、首尾呼應的靳榮,經過連夜突擊審訊現已查出其黨羽天津衛鎮守都督僉事孫勝、山西都指揮張傑、楊雲等人,真是為朕撥雲見日,立下奇功一件!”

英國公張輔聽了不禁有些納悶,他口問道:“皇上何時派王謹去的濟南?臣等都不知情,那王謹又是何人?怎麽日常議事也沒見過。有如此忠勇之士,臣倒想收他當個親將,好好提拔一下。”

朱瞻基笑了又笑,不置可否。

吏部尚書騫義也十分不解,他想了又想只好揖手說道:“恕老臣愚鈍,老臣剛剛仔細地想了想,此次追隨皇上親征的七品以上將領裏,好像沒有這個名字。許是老臣疏忽了,身為吏部尚書卻讓這樣的賢才蒙塵而未能盡早為陛下引薦,真是老臣的失職!”

營中眾臣皆議論紛紛,越是不得究竟就越是好奇。

只有大學士楊榮和楊傅面色依如常態,巋然不動。

“好了好了,眾卿莫急!”朱瞻基收斂了笑容,指著立於身後的近侍太監範弘說道:“你來給諸位大人揭示謎底吧!”

“是!”範弘躬身說道:“王謹與奴才一道,都是侍候在萬歲爺身邊的中人。”

“哦,竟然是個宦官!”眾人皆大感意外。

範弘不禁大窘。

朱瞻基則說道:“宦官怎麽了?宦官也是人,也有忠勇仁義之心,也懂善惡、知進退。想當初駕著寶船出使西洋為我大明立下曠世之功的鄭和不也是宦官嗎?朕的朝廷,是天下人的朝廷,任何人都可為朝廷出力。只要心存良善,有真知明見,或是有勇有謀,朕都一視同仁,獎罰分明。”

“吾皇聖明!”諸臣聽了自然是眾口一詞地稱頌。

“好了,連著兩晝夜急行,眾卿都累了,快下去休息吧!”朱瞻基吩咐著。

“是”!眾臣退下,惟獨楊榮沒有移步。

“楊學士還有話要說?”朱瞻基側首看著楊榮,又仿佛想起了當年跟隨皇爺爺明成祖朱棣北征韃靼時,楊榮就隨侍在朱棣的身旁,當時朱棣命他為自己這個皇太孫的師傅,不論軍政經濟均得他提點受益頗豐。那個時候,楊榮還很年輕,人長得好,也很會說話,對於晚年易急怒的朱棣,朝中大臣人人自危不敢諫言,唯有他不管是順著帝意還是相駁,總在三言兩語間即會讓朱棣龍顏大悅,對他也說得上是恩寵有加,言聽計從。

然而當皇爺爺過世以後,楊榮的官位與封賜沒有減去半毫,可是他卻突然沈寂起來,越來越少言寡語。在朝常上議事,每每當朱瞻基喚道“楊學士”的時候,他也是要先看楊傅與楊士奇,原本是一“楊”獨秀,如今卻變成了三“楊”鼎立。

楊傅與楊榮同為建文二年進士,同授編修,但是兩人的仕途經歷卻大不相同。楊傅原本就是少年老成、為人嚴謹,又因為在永樂年間卷入漢王與太子朱高熾的奪嫡之爭,為了幫襯太子而被永樂帝關入牢中,這一關就是好幾年,所以他遇事三思而後行,朱瞻基十分理解。

楊士奇在才幹上不輸楊榮與楊傅,只是入仕之後一直四平八穩的,既沒有楊榮的青雲之上也沒有楊傅的坎坷挫折,所以為人也很是低調。

對於楊傅與楊士奇,朱瞻基自信已將他們完全收為近臣,可以放心所用。而楊榮的變化卻令他著實有些沒底,如今眾臣皆退了下去,他卻一個人毫不避諱地留下來,如此一反常態倒讓朱瞻基有些好奇。

“臣是有話要說!”楊榮揖首而立。

朱瞻基仔細地凝望著他,他已經五十六歲了,除了黑色須發中微微摻雜著些許花白,面容依舊神清骨秀,好似伴月的孤星又像是崖邊的不老松。特別是那雙黑瞳,裏面的內容太過豐富,讓人參也參不透,怔楞之間赫然發現他的官服潔凈如新甚至連下擺之處也無半點兒褶皺,朱瞻基笑了,心中暗暗有數,在如此急行軍的惡劣環境中他還如此註重儀表,那對於官望與名利,他又怎能真正的心如止水?於是,朱瞻基緩緩說道:“既然是有話要說,就請楊學士坐下慢慢說,朕一定仔細聆聽教誨!”

“臣不敢!”楊榮英眉輕挑,眸中的深邃更加幽遠。

“範弘,上茶!”朱瞻基輕聲吩咐著。

楊榮眉頭微皺,想要開口又獨自忍下,終於從朱瞻基所言,謝了恩坐在下首的椅子上。

“這是上好的‘大紅袍’!”朱瞻基用蓋碗輕輕拂去飄在上面的茶葉,湊在茶盞前深深吸了口氣,立即笑道:“真是好茶,記得‘大紅袍’這個名字和背後的故事,還是楊學士當年講給朕聽的,朕一直都記得。”

“皇上!”楊榮再次起身,他揖手道:“皇上,臣留下來只想對皇上說一句話。這句話,當年成祖爺靖難起兵攻入奉天城在金川門破城之前曾經說過;在災荒時節全國賦稅只收上來三成的情況下,仍舊力排眾議下旨讓鄭和領船隊出航時說過;在滿朝文武眾口一詞的反對聲中仍執意遷都北京時說過;在遠征漠北時說過,在南討交趾時仍說過……”

朱瞻基點了點頭,沒有絲毫不耐煩,他也站起身頜首道:“朕願聞其詳!”

“成祖爺說‘朕做事,素來不為虛名,只求上不愧天,下不負民。’”楊榮說此話時,目光中有些恍惚似乎是在看著朱瞻基又像是透過他在看另一個人,他定定的一字一句說完之後,便重重地跪下。

半晌,朱瞻基未發一語。

唇邊漸漸漾起一絲苦澀,是的,果然一切都沒有逃脫他的眼睛。

朱瞻基彎下腰伸手將楊榮扶起:“先生教訓的是,瞻基一定謹記於心,永世不忘!”這樣稱呼和自稱如同當年他為皇太孫時聆聽楊榮教誨時一模一樣。

“皇上!”楊榮怔楞住了,“皇上不怪臣逾越?”

朱瞻基搖了搖頭,將楊榮請於座上,沖著楊榮深深施了一個揖禮。

“皇上,皇上萬萬不可,這是折煞下臣了!”楊榮的聲音中微微帶著幾許顫音,他強忍著自己的情緒,努力不讓自己在聖上面前失儀,可是淚珠兒卻不聽使喚地在眼眶中打晃兒。

朱瞻基索性背轉過身,好像在看懸於壁上的地圖,實際上是讓楊榮掏出手帕拂去奪眶而出的淚水。

“皇上今日在陣前的言行必將傳誦於九州令天下敬仰稱頌,只是此舉太過兇險。楊榮越禮犯言是懇請皇上以天下為念,以百姓為念,再與漢王相遇時,萬萬不可因為一時仁善而鑄成大錯。”楊榮沖著朱瞻基的背影鄭重說道。

“好,朕記下了!”朱瞻基轉過身盯著楊榮看了又看。

只把楊榮看得坐立不安:“皇上?”

朱瞻基朗聲大笑:“今日最大的收獲,不是以險招求得天下稱頌的賢名,也不是安了叔王之怨恨。今日此舉,竟然能逼先生放下芥蒂,再次敞開心扉為朕謀事,朕實在是太高興了!”

“皇上”!楊榮面露慚愧之色,“非是臣不肯效力,而是因為確有難言之隱!”

朱瞻基點了點頭:“朕知道,皇爺爺過世以後,父皇登基。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作為永樂朝的權臣,父皇未能重用先生,先生自然是受了委屈。如今到了朕執掌江山,主少國疑,先生觀望觀望,朕也是可以理解的!”

楊榮面上十分尷尬,他坦白說道:“不,皇上言重了。先皇不重用微臣,自然有先皇的道理。臣得遇成祖爺賞識獲寵二十四年,難免恃才自傲又難容他人之過,與同僚相處也常有過節,而且還曾經私下接受過邊將的饋贈,因此遭人議論。先皇仁德厚義,自然是不能包庇的!”

朱瞻基聽他如此一說,不由大為感動:“難得先生如此體諒父皇。朕想父皇也是權宜之計,若非父皇突然崩逝,過不了多久還是會重用先生的!”

楊榮連稱:“慚愧,慚愧!”

朱瞻基與楊榮君臣二人借此機會解開心中芥蒂,終於又恢覆了以往的親密無間,一個是虛心請教,一個是傾囊相授,又談了好一會兒,楊榮才告退離去。

“皇上,奴才侍候皇上寬寬衣吧,這麽熱的天一身戎裝在身,怕是要捂出痱子來了!”範弘殷殷說道。

“慢著”!朱瞻基眼眸微閃,目光如炬,“拿來!”

“什麽?”範弘仿佛沒聽明白。

“拿來!”朱瞻基攤開手,手心向上,似乎在向範弘討什麽東西。

範弘立即神色大變,天子果然是洞察一切嗎?難道任何事都瞞不過他的眼睛?心中還在疑惑腿已經撲通一聲重重跪在地上,雙手輕顫從懷裏掏出一枚銅錢放在朱瞻基手上。

朱瞻基細細撫摸著這枚銅錢,突然在範弘肩上重重一拍:“好小子,今兒若不是你以這枚銅錢相晃,恐怕王叔的箭真的會射在朕的身上!”

“皇上,奴才死罪”!範弘的頭深深埋在地上,若是沒有隔著那層紅氈,恐怕就要深入泥土之中。

“你非但無罪,還有大功!”朱瞻基緩緩說道,“今日之舉,眾人也許會認為朕是為了博得天下百姓稱頌而做的沽名之舉,其實不然,朕是真的想給他一個機會,如果他夠狠,如果朕天命如此,這個皇位就由他取去。

“皇上?”範弘擡起頭瞪大眼睛盯著朱瞻基此時竟忘記了所謂的規矩。

“別怕,朕早就料定他不敢了。若是他真有這個膽子,如今也不會被困於這小小的樂安。他有太多的機會可以改天換地。可是他一直都沒想明白,不是皇祖不幫他,也不是先皇礙著他,更不是朕之故,這一切都是他性格使然。所以這一次,朕一定要讓他自己失去這個機會,輸得徹頭徹尾,日後他才能安分,否則……”朱瞻基仿佛有些累了,他用手輕輕捶著自己的頭身子靠在椅背上。

“難道皇上不殺他?”範弘立即站在朱瞻基身後,為他輕輕按摩著頭部和腰背。

“不殺!朕和他必竟是骨肉至親,朕不會殺他,朕會讓他活得長長久久的,讓他看著朕把這江山治理好。這樣,他才知道自己真的錯了!”朱瞻基緩緩說道。

“皇上,難道這就是聖賢說過的‘以武力趨人不如教化於心’?”範弘喃喃低語,又像是在自問自答。

樂安城內漢王府中西福殿側妃李秋棠的寢殿內,朱高煦四仰八叉地攤成大字躺在雕花大床上,他眼神空洞怔怔地盯著繪有牡丹花開,彩雀報喜的天花頂子,“輸了!還沒開戰,本王就這樣輸了嗎?”

“哼!”一聲輕哼讓他猛然坐起,緊盯著緩緩步入殿內穿著娟紗金絲繡花曳地長裙,高挽如意天鸞髻,斜插金鳳朝陽珍珠釵的那抹麗影。她依舊粉面含羞、美目流盼,一顰一笑之間流露出說不盡的風韻。

她的絕色容顏與安靜的神態讓他狂躁沮喪的心立時安定了,他一把拽過她的玉腕:“秋棠,瞻基已然打到城下了,現在,十幾萬大軍把咱們樂安團團圍住,而濟南、天津、山西等地先前約好起兵後立即相應的各處親信直到現在仍遲遲沒有動靜。你說……你說,咱們該如何是好?”

“急什麽?”李秋棠不滿地瞥了他一眼:“還沒到最後決戰之時。我有法子讓你轉敗為勝,只是怕你不聽!”

“不聽?”漢王朱高煦悶哼了好幾聲:“除非你叫本王出城請降,除此以外,本王全都答應你。”

“好。你拿好漢王的冊寶,點上親信將勇,隨我出城。咱們一路往南,到了南京,朱瞻基就奈何不了你了!”李秋棠唇邊滿是如春的笑意,仿佛她口中所說的不是逃亡與戰爭,只是去郊外散心一般隨意。

漢王伸出自己如同蒲扇一般的大手摸了摸李秋棠的額頭:“不熱呀,這也沒發燒,怎麽好端端地說起胡話來了?樂安城已被朱瞻基十幾萬大軍團團圍住,咱們怎麽取道南京?飛出去嗎?”

“這有什麽難的?”李秋棠附在他耳邊低語著,“想當初你爹攻入南京皇宮時,怎麽讓建文帝跑了?”

“地道?你是說咱們樂安城裏有地道?”朱高煦大驚。

“好了,沒有時間了。你速召朱恒、盛堅和瞻垣來,我帶你們從地道逃走,再過半個時辰,朱瞻基就要攻城了!”李秋棠厲色說道。

“這?”朱高煦還在猶豫,李秋棠雙手輕拍,從殿外立即湧入一隊兵勇,為首的正是朱恒、盛堅。

“你?你們?”朱高煦如墜雲端。

半個時辰之後,樂安城外,朱瞻基登臺凝望,城墻上不見朱高煦的身影,連他身邊最親近的幾大都督也一並不見了。

“皇上,要不要開炮?”掌管火炮營的督軍柳升問道。

“開炮!記住,只對著四面城門轟,不要沖著城上的官兵轟!”朱瞻基面色微微發暗,他果然沒有仁者的胸懷,更沒有勇者的肝膽。這一瞬間,朱瞻基稍稍有些遺憾,出征以來他無數次的想象,在樂安城下,叔侄兩人在兩軍陣前利器相向殊死相搏對上一回,那樣不管誰輸誰贏,才真正沒有遺憾。可是如今,怕是沒有這個機會了。

“是!”一聲令下,萬炮齊轟,樂安城門瞬間被煙霧籠罩,一輪猛烈的炮轟之後,樂安城已被朱瞻基輕松拿下。

硝煙彌漫中領軍經過殘垣斷壁的城門進入內城,看到驚恐萬分伏在地上不停叩首告罪的樂安軍民。朱瞻基並沒有體味到勝利的喜悅,他只是十分淡然地扶起街邊的老者,目光悠遠,話語平靜:“都過去了。從此以後,樂安將永享安樂。”同時告之隨行官吏,樂安一地免三年賦稅。叛軍非首腦人物,一概不予追究。一時間,百姓們山呼萬歲,群情激昂。

“皇上!”漢王府門口,英國公張輔回奏道,“漢王府九百三十二口,除了漢王與世子朱瞻垣以及側妃李秋棠以外全部緝拿。城中官兵悉數投降,只有盛堅、朱恒等五人不見蹤影。”

“哦?”朱瞻基眉頭微擰,“跑了?這倒真不像是叔王的性子!”

“嗖”的兩聲異響。

“皇上小心!”

緊接著金英與範弘紛紛擋在朱瞻基身前。

“啊!”金英左肩中箭倒地,另一只箭則被範弘用手擋開,兩人都掛了彩。

侍從與護軍一擁而上,不多時便將隱在暗處的兩名刺客帶了上來。

朱瞻基拿目一掃,竟笑了:“沒想到這刺客竟會是中年婦人,你們布衣荊釵隱在老百姓當中,果然令官軍防不勝防。你們是漢王派來的?”

其中一人冷笑著,一語不發就倒地身亡。口中留出的竟然是黑色的血跡,顯然是服毒而亡。

另一人則恨恨說道:“狗皇帝,什麽漢王鄭王的?我們殺你不為了別人,只為了自己。朱元璋,朱棣都是暴君,斬殺了多少無辜。我們這些僥幸活著的人,只要活著一日,就是為了讓你們朱家人自相殘殺,永無寧日!”

“你說什麽呢你?”柳升上去就是一腳。

“慢,留個活口!”朱瞻基吩咐著。他打量著那個女人的年紀,細想著先祖和祖父曾經斬殺過的大臣,從方孝孺到謝縉,一時浮想聯聯,也沒個思緒。

“想得美!”那女子用肘部一撞,一名鉗著她的兵士立即吃痛地松開了手,她則趁勢拔下兵士的佩刀橫刀自盡了。

“皇上,皇上!”這兩個刺客來得太過意外,又似乎不是漢王指使的,眾臣不免議論紛紛。

“去,傳令你們的手下,除了與漢王關系密切的叛臣以外,其他人等均不得為難,更不得騷擾百姓。”朱瞻基面色清冷吩咐著。

“皇上,金公公所中的箭上有毒!”範弘扶著倒在地上已然昏過去的金英驚慌失色地喊著。

“小善子,你怎麽樣了?”朱瞻基立即湊上前去,又馬上吩咐身邊的親兵:“快,快把隨隊的軍醫、太醫都給朕傳過來,一定要救活他!”

“是”!樂安城內硝煙初盡又亂做一團。

“皇上,借一步說話!”楊榮躬身說道。

朱瞻基全神系於金英的傷勢,可是聽楊榮如此一說,立即如兜頭被淋了一桶涼水,瞬間便清醒過來,他跟著楊榮走到一旁。

楊榮低聲說道:“剛剛柳將軍來報,王府內西福殿寢室內有一條密道通往城外南門,漢王定是帶著親信從那裏逃脫了。”

“逃?他想逃到哪裏?”朱瞻基細細一想,立即明白過來,“南京?”

楊榮點了點頭。

“好。”朱瞻基立即喚來張輔、柳升等人,命他們在南下路上設伏。

樂安城外幾個百姓打扮的人乘著車馬向南急行。

車裏放著一具棺木,裏面躺的正是朱高煦,只是此時他被縛著手腳,嘴裏塞著布帛,不能動彈也不能說話。他急得額頭上滿是汗水,身上也已經全部濕透卻無濟於事。

“王爺,你就忍一忍吧!”扶棺而坐的是穿著青布衣衫,用碎花布包頭作農婦打扮的李秋棠,“到了南京就好了。你放心,秋棠不會害王爺的!”李秋棠笑了:“至少現在不會,因為秋棠還要倚仗王爺的名義去做很多事情,直到你們朱家的人自相殘殺,一個一個離開人世,直到斷子絕孫……”

“唔唔!”朱高煦聽了,又怒又驚,氣極敗壞又無可奈何。

“知道,秋棠跟了王爺這麽久,秋棠會不知道王爺在想什麽嗎?王爺是想知道秋棠的身份,對吧?放心,有朝一日,秋棠一定會告訴王爺的。不過王爺最好不要盼著這一天,因為這一天就是王爺去見朱家祖宗的時候!”李秋棠在棺木上重重一敲,隨即拿出一個小竹管,對著棺木兩側用來透氣兒的小孔吹了吹。

朱高煦立即覺得頭昏昏的,漸漸地沒了知覺。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